路況
前段 路途遙遠,合20 餘公里,難以用簡單字詞言明。
中段 上山落山,路有明顯變化,需具真正遠足實力。
後段 能到後段者,已證明魄力非同小可,不抽筋,實力非凡。
★ 薄扶林道 → 1薄扶林水塘 → 2香港仔上下塘 → 深水灣道 → 3黃泥涌水塘 → 紫羅蘭山徑 → 4大潭四塘 → 賽西湖水塘
九塘,就是指香港島上九個水塘。由蒲飛路的巴士終站集合,然後步向香港1863年初建的1薄扶林水塘。繞走田灣山畔牛奶公司牧草場側,過薑花澗及引水道,直趨2香港仔上下塘,小休於上塘大壩側。領隊於此指點河山,坳道歸趨,使行友在行山之餘,對所經地理形勢、道路脈絡有所了解,不至於行畢全程,對附近環境還是懵然無覺。
心眼感受 手腳隨之
當大隊全數抵達深水灣道時,行友多已腹內空空,大隊適時小休,就地進食。續行抵達3黃泥涌水塘,只容水2,000 萬加侖,實為迷你水塘。從攔水壩下方沿水管進入紫羅蘭山徑。當時,山徑極為崎嶇難走,但聲名卻甚為顯赫,徑傍懸崖,林深蔽日,“險、奇、宏、麗,全港第一”。走完此徑就直趨4大潭副塘,在大潭篤石橋附近略做休整。再沿副壩側行,轉落大壩底,飽覽勝景後再仰攀,領隊特意點明:要用手、腳、眼、心去感受大壩的堂堂威儀,方能感受獨特魅力的所在。
全線所經水塘計有:薄扶林水塘、香港仔上下塘、黃泥涌水塘、大潭四塘,連退出時途經現已填平的賽西湖水塘,共九個水塘。走完全程需七小時。在起步點薄扶林水塘下方有薄扶林老村,是全港最早最古老的村落,裏面巷道縱橫。相傳村中有一對石獅子,其中一隻靈性頗高,久吸日月精華,晚上竟然四處活動,擾人清夢,村民憂之,遂以鐵索縳之,噪聲遂止。由於未有機會探訪,又聽聞兩隻獅子只剩下一隻,另一隻不知所蹤,不禁悵然。
石獅未失 仍在牆角
以後我又有幸探訪薄扶林老村,自然不放過尋獅機會,於是沿路留心,先在路邊見到一隻被修補過的石獅,前腳直立,後腳半蹲。接着前往李靈仙姐塔,在一橫巷口轉入,在轉到塔後方察看時,赫然發現一隻更完好的獅子,半站半蹲,怡然坐於牆角,這不是眾人要找尋,卻云不知所蹤的石獅嗎?石獅失蹤之謎遂解!不禁要問:人們若能多行幾步,必不致有此誤傳!此千景堂主之所以力主《必探其極》者,意在此乎!意在此乎!
李靈仙姐塔
相傳仙姐生前樂於助人,村人也屢感其德。某村民得夢,仙姐告知為其造塔,並示形狀尺寸大小,塔門要面對溪水,即可令村民興旺。村民承命造塔,但塔門卻歪了,結果本村未能興旺而外圍居民反而興盛,姑妄聽之。
節錄自:《行山王-香港島行山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