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專訪及參加者分享
參加者分享 Participants Sharing
如果你想在下一次上山時,變得更強、跑得更快及恢復得更快的話,就是時候透過有效的系統讓自己變得更強!隨著運動文化的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不同的的訓練,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如果你想建立一個強壯的身體,為每一次戶外運動做好準備,同時享受與其他運動員一同訓練的樂趣,參與 The North Face 的戶外訓練體驗應該就是適合你的選擇。
Fion Chan(媒體工作)
「自從4年前完成第一個100公里越野賽後,我就對越野跑上了癮。自此我參加了很多個人賽事,但成績沒有預期般好,當中還包括幾個無法完成賽事及嚴重的受傷,所以我決定是時候以有質素及具系統的訓練去裝備自己。參加戶外訓練計劃之前,由於過去有幾次完成超長距離賽事的經歷,所以我天真的以為自己有能力完成那第一次的訓練,但參加之後,雙臂、胸肌及背部肌肉都令我回想起最初開始跑步的日子。
我現在知道只靠跑步是不足以讓我看到自己的最佳表現。強化核心肌肉群及上身肌肉相比起強化跑步的主要肌肉,例如臀肌及大腿後肌群等,其實同樣重要。更重要的是,我現在了解到力量訓練可以怎樣令我增加抗傷能力及改善我的平衡,這些都是影響我表現的重要因素。」
Ken Lam(電腦項目經理)
「當初是因為想改善越野跑的表現才開始參加戶外訓練。在這裡所學的建立力量方式十分有用,參加之後,我發現以往很多時我都用錯了方式去做運動,現在所學習的技巧令我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敏捷度、平衡力及越野跑技巧。
我十分享受這種新的建立力量方式。整個訓練計劃跟我預期中的差不多,不是太易,也不是太難。我相信當中所有運動都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懷著正面的態度。個人來說,我真的十分享受。」
教練專訪 Trainers Interview
令更多人可以掌握越野跑技巧,享受戶外訓練的樂趣,是Outdoor Trianing 的核心目的之一,要帶領大家鍛鍊強壯的身體,背後當然少不了一班經驗豐富的教練,除了主教練Dr. Anfernee Leung,當中還包括本地眾多精英運動員。
梁 志恆 (Leung Chi Hang)
2016
·香港水足印定向公開組團體冠軍
·2016 動感亞洲越野跑步賽 (淺水灣) 男子30-39歲組別第2
·昂坪棧道 2016 挑戰17公里二人組冠軍
·Ultra-Trail Tai Mo Shan(YTF) 50公里 壯年組冠
2015
·TISSOT 挑戰障礙賽 男子分齡組季軍
·LANTAU BASE CAMP 70KM 男子4人接力賽冠軍
·MOONTREKKER 43KM 男子4人組冠軍
前香港野外定向青年隊精英運動員及前香港公路單車隊全職運動員,曾經參與多項國際賽事。早於學生時期已是學界越野賽跑精英選手的他, 同時是陸上兩項鐵人健將,並擁有香港教練級別評定計劃所認可的一級教練資格。
Q: 整個戶外訓練的過程中,最喜歡哪一個部份?
「每次練習過後,我們會有一個問答的環節,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部分。因為這個時候是大家心情最輕鬆,最多交流的時候。訓練的時候,很多時都是我們單向地向參加者指示如何做訓練,過程中他們可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而在這個環節中,我們除了可以了解參加者對訓練內容的意見,同時亦可以向參加者解釋先前所做動作的用處及技巧,令大家在了解原理之後,平日也可以自己訓練,這個交流的過程令整個訓練都變得更加完整。」
黃 浩聰 (Wong Ho Chung)
2016
·揹水一戰2016 30公里四人混合組冠軍
·昂步棧道2016 挑戰17公里男子個人組冠軍
·Ultra-Trail Tai Mo Shan(YTF) 50公里 冠軍
2015
·香港超馬24小時跑全場第十名
·Run for Napel 8公里全場第一名
·UTMF全場第17名
自幼就因為熱愛大自然而經常遊走於山野之間,具4年消防處體能導師,曾多次代表香港出賽及多次贏得越野項目冠軍。
Q: 雖然身為教練,但自己亦於這個戶外訓練的過程中亦有所得著嗎?
「自己本身都有4年負責消防處的體能訓練的經驗,但訓練的內容很多時都只是針對了大組肌肉的訓練而忽略了細組肌肉的訓練,而但在擔任Outdoor Training的教練之後,自己接觸了更多教練,更加體會到,原來訓練都有很多方法。」
曾 小強 (Stone Tsang)
2016
·昂坪棧道 2016 - 精英23公里二人組冠軍
2015
·Ultra Trail World Tour 第10名
·法國越野跑賽事Ultra-Trail du Mont-Blanc 第18名
·香港樂施毅行者 男子組亞軍
2014
·Ultra-Trail World Tour 第8名
·ULTRA-TRAIL Mt.FUJI 第11名
全職救護員,25歲才開始越野跑,但其後卻多次奪得香港「山野之王」殊榮、Stone跑迹遍佈世界各地,雪山、沙漠都跑過,曾經征服250km戈壁沙漠馬拉松,31歲時更成為第一位勝出Action Asia Challenge的香港華人。
Q: 和其他的訓練比較,你覺得Outdoor Training 最大的特色是甚麼?
「香港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山野路線,但戶外環境存在一定危險,裝備好自己的身體質素是最為重要。Outdoor Training的所有訓練動作都是針對越野跑而設計,好像一些橫向動作的訓練,就對下山有很大的幫助,令大家在不上山的情況下也可以運用到上山時所需的肌肉,並在其後的實戰中減少傷患的機會,我覺得是這個訓練最大的特色。」
黃 家偉 (Wong Ka Wai)
2016
·Translantau 2016 - 6th place in Men’s 100km
·昂坪棧道 2016 - 精英23公里男子個人組冠軍
2015
·斜路王冠軍
·針山十登亞軍
·鳳徑70公里賽冠軍
·和歌山熊野古道越野賽 2015 第四名
·哈薩克馬拉松2015 第五名
現職消防救護電單車隊目及消防體能教練,曾任職民安隊攀山搶救隊,從少熱愛大自然,對路跑和越野跑有濃厚興趣。多次代表香港消防參與世界賽。
Q: 參加者的體能可以有所差距,會怎樣幫助他們完成訓練?
「安全的考量以及學員是否了解動作背後的作用和原理是訓練的大前提。參加者有不同的背景,但我們不會硬性要求參加者達到一定數量的訓練,反而是根據他們的承受度而調整個別的訓練強度及次數,所以即使體能有所差距,都不會影響整體的訓練。
司徒 兆殷 (Leanne Szeto)
2016
·2016 5K 長跑樂全場女子個人冠軍
·2016 高雄愛河國際鐵人三項競賽F25 冠軍
·昂坪棧道 2016 挑戰17公里二人組冠軍
2015
·Nike Woman 10km 冠軍
·TISSOT 挑戰障礙賽 全場總冠軍
·香港水陸兩項鐵人聯賽Race 2 冠軍
前港隊三項鐵人運動員,現為全職航空工程師,14歲就開如投入三項鐵人運動的,曾經代表香港參與亞運及亞沙運等大型賽事,愛上跑步之後,就開始活躍於各類型的跑步賽事。
Q: 教練的分工大致是如何分配?
「一般情況都是一位教練負責講解,一位教練示範,而另一位教練則從旁指導。在一致的訓練模式下,我們都是交替地擔任這些工作,所以有時我會做示範的角色,亦會做講解的部分。這樣的分工不但令教練自己可以更加熟習整套動作,而且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強項、性格及背景,不同的演繹的方法亦可以令整個訓練更加生動。」
戶外訓練產品介紹 - LITEWAVE AMPERE
貼合地面及跟據訓練所設計的鞋款,鞋跟、鞋頭和鞋身均加入焊縫TPU支撐貼片,具有良好的支撐性,在鞋底方面,中底為單密度壓模EVA質材,後跟採用CRADLE穩定技術,足底承托板提供卓越的能量返還,在高強度的訓練中讓您表現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