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地產早前安排一眾精英運動員、傳媒及長跑愛好者,參加垂直跑體驗活動讓公眾更了解垂直跑(跑樓梯)的樂趣及即將舉行的「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闖香港ICC」。
當日出席的精英運動員包括香港半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及2013勇闖香港ICC個人賽男子總冠軍紀嘉文、2015勇闖香港ICC個人賽男子總冠軍楊鎧駿、香港首席女子壁球球運動員歐詠芝、前香港單車隊員及教練仇多明等,各運動員除了分享對跑樓梯(垂直跑)體驗外,更和我們分享了他們近況。
左起:仇多明、紀嘉文、歐詠芝、楊鎧駿
曾多次在香港及澳門參加不同跑樓梯比賽的紀嘉文表示,與長跑比較,跑樓梯須要較強的肌力,特別是涉及四頭肌的力量,而參賽者應留意配速,很多參加者往往在初段,特別是最初十多層,為了爭取較有利位置,而出現過快的情況,到最後難以維持速度,他建議參賽者應好好分配體力,避免前段將體力消耗太盡,因肌肉負荷太大,而出現抽筋的情況。至於他平常的長跑訓練,也會加入跑斜路及跑樓梯的練習。紀嘉文將參加Brooks 香港15公里挑戰賽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10公里賽事,並希望能打破10公里香港紀錄,下月初則會參加福岡國際馬拉松,務求造出比較早前在柏林馬拉松更快的成績,並以2小時30分鐘為目標。
紀嘉文
至於歐詠芝則第一次參與跑樓梯的活動,她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因對心肺功能有一定要求,也運用到大腿肌肉力量,有時更須要利用手力拉著樓梯扶手協助,可算是一項全身運動。而本月25日她將前往法國參加世界女子團體賽,香港去屆取得第四名,而今屆仍會以第四名為目標,另一方面,由於今年的個人計分賽已經完結,她將在明年一月中才開始參加一系列的個人計分賽事,務求能夠像今年下半年取得較穩定成績。
歐詠芝
仇多明指出跑樓梯及踏單車有相似的地方,都須要依靠用腳踏出去的動作,而跑樓梯可作為幫助踏單車的阻力訓練。
此外,恆常行樓梯對身體有一定益處,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觸到樓梯,更無須其他器材特別器材輔助,相對其他運動方便。
伸延閱讀:雷雄德教授:行樓梯的好處及注意事項
由新鴻基地產主辦的「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闖香港ICC」將2016年12月4日假環球貿易廣場(ICC)舉行,活動今年已踏入第五屆,為垂直馬拉松世界巡迴賽(Vertical World Circuit)的終極站。賽事同時劃分多個不同組別供不同人士參與,而報名費用將成為善款,全數捐贈香港公益金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用作發展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