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約 33 公里
全程約 4 hrs
最高 113 米
路線簡介
沙頭角粉嶺全程大約33公里,沿大埔海濱公園經大埔工業區看吐露港景色,再轉入汀角路到大美督,全程有單車徑可走。離開大美督400米爬坡不能騎行,只可推車,各讀者要留意。
沿新娘潭路到鹿頸途中,到達涌尾要爬長坡路,經過烏蛟騰路口後大下坡便到達鹿頸。鹿頸士多可以補充糧水,也有午飯提供,午休後繼續行程,沿鹿頸路轉入沙頭角路,2012年前沙頭角一帶是禁區,現在禁區開放,可以直接騎車到沙頭角參觀,回程時沿沙頭角路直達粉嶺,旅程也在粉嶺結束。
大埔(第一段—到博物館看鐵路百年變遷)
大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過去百多年是九廣鐵路必經之地,現在的大埔墟鐵路站是1983 年啟用的,舊的鐵路站改建成鐵路博物館,陳列了多輛柴油火車頭及古舊車箱,木製坐位沒空調速度慢,是當時火車的形容詞。隨著香港鐵路電氣化,舊火車退出時代的舞台,現在只能在博物館,給後世人憑弔他們曾經擁有過的光輝歲月。
大埔的城市規劃做得比較完善,單車徑就是一項在大埔發展良好的設施,基本單車徑可以貫穿整個大埔區,主路徑由林村河兩岸發展,伸展到整個區域,更可沿吐露港海傍到達沙田。林村河北岸單車徑可直通大埔海濱公園,是大埔區最大的悠閒玩耍地,也是放風箏的熱門去處,海濱單車徑伸延到大埔工業區,工業區旁是舊堆田區,堆田區上已建了高爾夫球場,那裡綠草如茵,能盡覽吐露港的景色,遠眺中文大學、馬料水、馬鞍山及三門仔,即時頓覺心曠神怡。
大美督(第二段—四百米死亡斜路,謹記推車)
沿大埔汀角路往大美督方向騎行,在來回路線上也有單車徑,為騎單車人仕提供獨立而又安全的騎行環境。唯獨在假日時,要多加留心初學者在不自覺下的蛇行,容易引起碰撞。文明的表現「強者禮讓弱者」,出現人多單車多的情況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減慢速度避開車群。當到達大美督風景也漸變優美,宏偉的八仙嶺,帆影處處的吐露港,是小休的好地方。
再往鹿頸方向已沒有單車徑設施,你將會以肉體去和其他馬路使用者爭奪路面,大美督之後一段400米上坡路段不准騎行,到達那段曾多人魂斷的路面,不論是才高百斗還是官蓋一品,也必需下馬推車,強渡者輕則吃告票破財,重則大吉利是。
推過了死亡斜路,便進入船灣淡水湖新娘潭路,這路段沒民居,人車稀少,沿路設有大量燒烤場,湖光山色,一個字形容……正!東江水出水口及涌尾都是欣賞船灣淡水湖美景的好地點。當離開湖區後又是一處爬坡路段,當爬到半路時,便可看到新娘潭入口,這個充滿詭異神秘色彩的瀑布小水潭,正是整段新娘潭路的靈魂所在。
日本侵華時期,香港淪陷,但遠在香港東北角偏遠地區的烏蛟騰,卻是當時日本兵聞風喪膽的游擊隊根據地,人們為了紀念抗日游擊隊事跡,在接近烏蛟騰的路上豎立了一座紀念碑,提醒後人戰爭的可怕和讚揚中國人打游擊有多厲害!
沙頭角(第三段—騎行者的新疆界)
告別了浩氣長存,下坡時迎面的涼風,為剛才爬坡時產生的高熱降溫,到達了鹿頸,肚子都應該有點兒餓,又是祭五臟廟的時候了。吃過地道午餐又是遊覽賞心時,鹿頸一帶的村落如雞谷樹下、南涌等寧靜村落,在南涌一水之隔的小島鴉洲,是季候鳥休息地,在季候鳥南下的冬季,這裡就成為了小鳥天堂,沿鹿頸路還可以看到天后古廟和古代灰窰。
當到達鹿頸路和沙頭角路交界,以往這路口是禁區警崗,在2012年時,禁區界線推後兩公里,現在可以直接騎單車到達蕉坑、擔水坑沙頭角等村落,吃吃村民自家製的特色小食,還可以遠眺中港邊界,看看祖國那邊高樓林立的繁榮景象,和我們的落後蒼涼形成強烈對比。
離開沙頭角也正正代表是回程的時候,沿沙頭角公路一直往西南踩,便是粉嶺鐵路站,相比新娘潭鹿頸一帶,沙頭角公路路面繁忙,特別是大型的泥頭車和垃圾車,而且路面比較窄,騎行時要特別小心。途經萊洞村附近有一農場(牛牛樂園),是免費參觀的,大家可以順道參觀這個香港唯一本土生產鮮奶的養牛場。
在接近聯和墟時,久違了的單車徑又再次出現,不過路況不大理想,比較顛簸,但總比在窄小的公路上跟巨無霸爭路安全得多。如果時間尚早,到達聯和墟時一定要去品嘗群記豬手麵同四眼仔腸粉,前者售完即止,老子去了三次才可以吃到這碗遠近馳名的豬手麵,而四眼仔腸粉就差不多24小時也要排隊(不知是否24小時營業),吃過美食之後,粉嶺鐵路站已近在咫尺,又是坐鐵路回家的時候了。
節錄自:《香港踩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