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莊在西貢西郊野公園的赤門海峽南岸,碼頭以西可找到大片褶曲、斷層及層理構造的奇石,面積有5公頃,1985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這裏有與火山活動產生的岩石,亦有多種火山沉積岩,能清晰觀石層沉積構造。尤其退潮露出更大範圍岩層,十分壯觀。
可乘搭來往馬料水經塔門至黃石碼頭的街渡前往。
考察時小心尖銳的
觀察時要小心,石塊尖銳、鬆散,有的凹凸不平或佈滿青苔,容易令人受傷。當然,不能開鑿、挖掘或採集,以免觸犯法例。
赤門海峽的古老岩石
古時赤門海峽在是一個狹長的河谷,是河流中游,後來地殼變動海面上升,海水由東北面湧入成為海峽,山嶺則成為小島。香港最古老的岩石由泥盆紀早期至中期(4億1,000萬至3億8,500萬年前)的沉積物構成,包括在河川湖泊沉積的礫岩、粉砂岩及砂岩。由白沙頭東至黃竹角咀的赤門海峽北岸大致屬於此類,是香港最古老岩石的一部分。這一帶的海岸平衡狹長,鳳凰笏附近的泥岩及粉砂岩中曾發現有關年代的化石。由黃竹角咀左轉入黃竹角海前,可找到東面海上2公里外的小島,這便是赤洲。該島以紅色的礫岩、粗粒砂岩和粉砂岩著稱。
沉積岩
香港的沉積岩當中,有火山沉積岩,亦有源侵蝕而累積在海、湖、三角洲、荒漠和泛濫平原的沉積物,含有大小不一的泥砂、粉砂、卵石和巨礫。沉積岩按照微粒大小而分類, 0.002至0.62毫米為頁岩或粉砂岩, 0.62至2毫米的為砂岩,大於2毫米的則是礫岩。
褶曲
碼頭附近有一些明顯扭曲的岩層,稱為「褶曲」,呈彎曲狀,是岩層在地殼運動期間受到擠壓而變形的結果。褶曲可以有多種形態,在外形上基本分為中間向上隆起的的背斜、向下凹陷的向斜,兩者大多連續相間存在,組成規模不一的褶曲帶。
「荔枝莊組」
荔枝莊的岩石被稱為「荔枝莊組」,包括凝灰質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礫岩、粗粒晶屑凝灰岩、細粒凝灰岩及斑狀流紋岩等等,都是火山活動產生的岩石。荔枝莊的火山岩約於1億年前形成,由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和碎屑,形成凝灰岩。在火山間歇停止噴發之際,天空的二氧化硅透過降雨積聚沉澱,並在水裏沉積成層,形成黑色硅質燧石岩層。這些顏色獨特的岩層和較淺色的火山質粉砂岩相間,構成深淺色對比強烈的火山沉積岩。由於間歇期的環境變化很大,黑色岩層亦有不同厚度,由10cm至近1m不等,當中偶有存有植物化石。
層理
「荔枝莊組」擁有明顯的層理,這是沉積岩的層狀構造,我們可找到成岩物質顆粒由下層粗粒向上遞變為細粒的粒級層理、水流在不同時間沿相異方向流動的條件下形成的波狀層理,以及沉積物紋層扭曲成褶皺,並被上面岩層切斷的旋卷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