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越野跑大受歡迎,賽事愈來愈多,卻追不上參賽者的人數;港人要玩山賽,唯有向外望,參加一些外地的賽事。而出外參賽的最大問題首選要應付陌生的路線,既擔心迷路,比賽時亦難以掌握自己的確實位置。今次參加了山西一個「大五朝台之旅」,賽道不單只沒有路標指示,上落幅度亦頗大,而大會卻有能力讓參賽者明確知道自己的位置,大大提升好玩指數,實在值得向香港山友推介。
完賽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已完成了一次「大朝台」的路線,但即使預先知道,亦沒有時間入廟參拜。
這張水移貼竟可提供如此豐富的賽事資訊,極花人力物力製作。
完賽獎牌非常精美,是為趕在時限前回終點的動力之一。
難度頗高
先說說這個賽事的基本資料,賽事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內的五台山舉行,五台山是為四大佛教名山,由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中台翠岩峰及北台葉斗峰所組成。比賽分有70公里的「大五朝台組」及40公里的「四台逆穿組」,前者的設計取自虔誠佛教徒以順時針徒步參拜五台寺廟的「大朝台」路線,後者則毋須走最陡斜的南台,同時改為逆時針模式。兩項賽事均不設路標,參賽者在檢查裝備時,必須出示已下載了大會提供的GPX檔案的裝備,例如運動手錶及智能手機,比賽時全程要自己找尋路線。
今次參加的70公里組別限時15.5小時,總攀升達3,800米,再加上由於五台山位於高海拔,最高的北台葉斗峰有「華北屋脊」之稱,高達3,058米,整個區域的天氣變化難以估計,據講甚至有機會落下拳頭大小的冰雹,總括來講難度可謂相當之高。幸運地比賽當日天氣良好未有下雨,否則絕對有可能無法完賽。
地圖解碼
今次賽事除了要大讚風景美絕、令我和隊友花費了不少時間拍照之外,個人最欣賞大會製作的路線圖水移貼。平常我也不會將貼紙印於手臂上,誰不知今次心血來潮,竟救了自己一命。由於賽道對香港人來說完全陌生,我和隊友雖然已將GPX路線放入手機,但極其量只能掌握有無走錯路,以及透過比對運動手錶上的高度讀數,約略估計自己的位置;反而這張路線圖水移貼上藏有的資訊量,竟然多得驚人,就連香港賽事的搞手,都對這張水移貼讚不絕口!
一開始,我也以為這只是一張路線的橫切面圖,可從上讀取每段路的上落坡幅、檢查站的距離及位置等,唯一是用色比較多……但原來這是顏色,已代表了不同的路況,例如紅色是車路、紫色是石屎路、綠色為林路,所以每當轉換路況時,參賽者就能清楚掌握自己的實際位置及海拔高度,可以更有效地因應體力調整配速,實在抵讚!
賽道分析
說回「大五朝台組」的賽道,個人認為很值得向山友推介,現作以下簡單分析,供有興趣的山友參考。
起點至西台(CP1)
距離:15.5km、上升幅度:855m
一開始有7.4km越野車上坡路,後接的山路亦輕鬆易走,但最後約兩公里路攀升幅度較急,要留力。
比賽由凌晨四點起步,來到西台前可以看到日出。
西台至北台(CP2)
距離:9km、上升幅度:606m
從西台掛月峰向下走回西台牌坊後,就會開始一段長約3km的連綿上斜,才能抵達中台。之後約走兩公里下坡路,就要登上五台中最高的北台。不過攀升高度其實不多,這條路相對易走,風景亦最美。
中台演教寺外有大量菩薩石像,不少參賽者都會停下影相。
北台至東台(CP3)
距離:10.7km、上升幅度:359m
屬於整條賽道最易走一段,基本上全為平緩下坡路,路況亦適合慢跑,但須注意抵達鴻門岩後,最後1.5km為陡斜爬坡路,如於前段放盡全力跑,會難以應付。
過鴻門岩後就會開始攻頂,這1.5km路須留力應付。
東台至南梁溝(CP4)
距離:9.5km、上升幅度:498m
大部分為下坡及平路,中間的上落不多;但從東台下來後的一段下山路陡斜,落山技巧不足會頗費力,導致CP前一段4km平路無力發揮。
實際上這段落山路極斜,如雙腿有氣力會覺得非常好玩。
南梁溝至南台(CP5)
距離:12.1km、上升幅度:1019m
「大五朝台組」獨享最精華賽段,首先「終於」有梯級上斜,可讓小腿稍為休息;而南台頂前一段上坡路極為陡斜,雖然只爬升500m,但在油盡燈枯下實在相當折磨意志,導致最終4km落斜路完全無心情再跑,只能徐行回終點完賽。
尾段天氣開始轉熱,加上最後一段須爬升接近1000米,相當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