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寺勢高超,松杉蔽日,俗人少到,能到即有脫塵感。
屯門公路接近屯門市鎮時,抬頭即見高山聳峙,一峰獨秀,這就是青山。山腰處有寺,是青山寺,即青山禪院。
自古青山叫杯渡山,新安縣誌卷四之十四條載“杯渡山在縣南四十里,高峻插天,原名羊坑山,又名聖山,南漢時封瑞應山”。
杯渡之名起自下有杯渡菴,而青山之名傳世,則是因青山禪院之建成。森泉大師於1918年建寺後,青山之名遂噪。
因有禪院 遂有青山
大師圓寂於日軍侵港之年,而建寺至今已80 餘年了。憑一己之力,寺貌已頗具規模,大雄寶殿、藏經閣、僧房法舍,殊不簡單。可參觀的勝蹟,當是韓文公“高山弟一”碑刻。此字碑乃在山坳上方一塊橫置石上,因此乃有“韓陵片石亭”之建。但曾遍尋坳上都無找到任何痕跡。而此碑刻見於院內,其中“弟”字被竄改為“第”字。孰不知古時,乃“弟”“第”相通,妄加改動,悉曝其短。猶幸筆者嘗攝得原跡。
寺內還有杯渡岩、化龍岩,觀音塔、觀音閣等建築,觀者應當思其來處不易。內除清香遠溢的桂花外,還有巨株含笑一棵,綻花時節濃郁醉人,樹下盤桓,香留襟袖。
節錄自:《行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