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熱愛跑步者,總會遇過林林總總、奇奇怪怪的身體異常狀態,儘管這些狀況大多數都不會太嚴重,但總會構成困擾,影響表現,但如果一早有準備,出現問題的機會可以降低,所以大家先熟悉基本的處理方法,就萬無一失。
頸部疼痛與頭痛
如果跑步時頭部太過前傾,頸部周圍會出現緊繃感,頭部重量會施加壓力到頸部肌肉,也可能導致頭痛。
預防
檢查跑姿,定時練習伸展、放鬆、呼吸與肌力運動, 有助於維持良好姿勢。
處理
利用foam roller或按摩球按摩頸部。
黑甲
一次強烈的撞擊、或者長時間的密集擠壓,就會造成黑甲,因為趾甲下方出血,積黑色。通常不嚴重,但偶而也會非常疼痛以致於無法跑步。
預防
選購新跑時,要考慮跑步時腳掌可能的腫脹,選擇稍大的尺寸以預留空間。如果路程有一大段落斜位,將最靠近腳趾的鞋帶索緊,最重要是定期修剪腳趾甲。
處理
停止跑步數天,保持腳趾乾爽及清潔,避免感染,受傷的腳甲稍後會脱落,但應該很快就會重新生長。
抽筋
抽筋成因包括:熱衰竭、脫水、大量流汗、低鈉、低鉀或低鎂飲食造成的電解質流失,容易在跑到尾聲肌肉疲勞時發生。
預防
如果試過抽筋,不時在相關部位做規律的伸展與按摩,多飲水,保持飲食均衡皆有助於降低痙孿風險。
處理
一定要停,坐下休息並慢慢伸展緊繃的肌肉以停止其收縮,然後對該處進行按摩。
更多抽筋:《比賽中若抽筋了,該怎麼辦?》
腳掌麻木與刺痛
當跑鞋太小或鞋帶綁太緊時,腳踝與足部的週邊神經受壓迫,腳掌與腳趾就會出現麻木與刺痛感。
預防
確保跑鞋的尺寸適中,購入時還需考慮足部腫脹的程度,與及跑步前確認鞋帶的鬆緊程度適當。
處理
如果跑步過程中感到針刺般的疼痛,先停下來鬆開鞋帶,重新綁鬆一些,假使麻木與疼痛感仍然持續,則建議就醫。
了解更多:《腳趾麻痹、疼痛和組織損傷》
選鞋攻略:《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參考自:《跑步‧馬拉松圖解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