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跑街邊聽音樂看似平常,其實是有一定的風險。最主要的是注意力被分散,一旦路上發生狀況,在不完全掌握情況或反應遲緩下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説是這麼説,跑步的人,聽不聽音樂從來都只會是很個人的選擇。有本身就不太愛聽音樂的,或戴耳機不舒服又或嫌麻煩帶上裝備;愛聽音樂的就不用説了,一般都相信自己能夠掌握跑步中的任何狀況。
對於那些喜愛聽音樂的街跑者,要勸説他們不聽音樂跑步,倒不如給他們一些建議,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或意外發生。
首先是路線,盡量選擇不需要過馬路、有良好視野和寬闊的路面。沿著海的海濱長廊、尖沙咀、荃灣、馬鞍山等都有不錯的路線選擇。其次是耳機,最好是運動專用的。市面上有耳骨傳導聲音的耳機,很適合跑步用,因為它不太會妨礙聽覺。掛在耳朵上的耳塞式耳機也適合運動用,除了不容易脱落,不用塞進耳道內也較為舒適。
至於塞入耳朵的耳道式耳機則不建議使用,雖然音色佳,但卻阻隔了環境的聲音,對於街跑者是有一定的危險。最後便是要遵守街跑的守則,音量偏低,留意路面情況,不衝紅燈和主動避開路人。
網路上不乏跑步的歌單下載,但更多的還是跑者自己下載喜愛的音樂再編輯成不同的歌單,輕鬆跑的歌單、比賽用的歌單、周末長課用的歌單....還有因應自己不同心情的歌單。不論是那種歌單,可以肯定的是,節拍輕快的音樂,可以幫助穩定跑步的步速•節拍強勁的音樂可以在運動場上鍛鍊快速跑,至於跑長課所需時間較長,一般都在於2、3個小時以上,所以很多時只會囊括一大堆自己喜歡聽的音樂便算了。
一般普通的練習,很多人都喜歡制訂自己的歌單。以10公里為例,首2公里步速為7至7分半鐘,以平均每首音樂4分鐘為標準,開始的4首歌可以選擇較為舒情、節奏緩慢的音樂,如Norah Jones的爵士樂、Adele、dido的舒情歌曲都是不錯的選擇。熱身後轉為6至6分半鐘的步速換上輕快的音樂,The Weekend、周杰倫的歌曲在這個配速上蠻受歡迎的。如果想在6至7公里時加上1公里的快速跑,可以在路線上預先計劃到運動場,再配合2首強勁節拍的音樂,如Eminem、Rihanna、Lady Ga Ga等的快歌,激昂過後回到配速跑的音樂,最後1公里則以節拍輕的音樂完結。
也有人喜歡聽電台的節目跑步,建議只在公圍或運動場跑,因為聽節目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另外訂閲音樂庫會是很好的選擇,其海量的曲目可以幫你制訂多款歌單,新歌固然有新鮮感,經典的舊歌也可一再回味,尤其是鼓勵人心的曲目,如Maniac、Eye of Tiger、We are the Champions 及 Black or White 等等。
節錄自:《街跑‧悠樂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