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球迷,各路列強的捉對廝殺確實讓人歡愉。但值得警醒的是,熬夜看球的快感絕非一道免費宵夜。說得嚴重點,足球可能會讓你的心臟崩潰哦。
幾個壞消息
新聞可以證明這一點。2010年6月16日,南非世界盃阿根廷對陣尼日利亞的小組賽開場6分鐘,阿根廷球員在頭球破門的瞬間無情「擊倒」了一名尼日利亞球迷。這位56歲名叫彼得•阿博瓦的尼日利亞人從椅子上跌落下來,再也沒有動靜。中國足球隊實力不濟,但中國球迷很熱情。有報道稱,6月12日上午,濟南一位50歲的球迷「從11日晚看世界盃直到次日凌晨4點,早上不到8點就去單位上班,在跟同事談論世界盃時,突然發病,不治身亡。」
細查上述案例,他們的死因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問題是,球迷因看球而突發心臟病死亡,到底是個案報道,還是深藏醫學道理呢?當年德國世界杯,慕尼克格羅斯哈登大學的醫生也曾觀察到這一現象。世界杯足球賽與心臟病事件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研究小組分析了德國世界杯期間慕尼克地區24所急救站裏救護車的出勤記錄。結果令人大吃一驚。比賽期間,男性心臟病發病率竟比平時高出3.3倍,女性的發病率也增加了 1.8倍,球賽開始後兩小時內是心臟病的高發時段。此外,但逢有德國隊比賽的日子,心臟病突發事件便會增高,這種關係還與比賽難度和激烈程度有一定關係。
瑞士洛桑大學醫學中心的尤金,卡茨醫生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他研究的對象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期間因心跳驟停和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與平日相比,世界杯比賽讓心跳驟停的發生率陡然升高60%。卡茨醫生推測心理應激和憤怒是罪魁禍首。
危害
毫無疑問,高強度的緊張情緒絕不利於健康。足球場上瞬息萬變,火藥味濃厚。看得見的,是球員橫衝直撞甚至踢倒對手。看不見的,則是球迷身體裏的各種生理反應。
緊張興奮的觀戰情緒引發體內興奮性荷爾蒙的大量分泌;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增強,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次數增多。同時,看球時嘴巴閒不住,吃着宵夜,喝着小酒抽着煙,加之缺乏睡眠……這一切無疑讓心臟負擔加重,心臟耗費的氧氣量也會增多,若先前就有高血壓病或冠心病,熬夜看球,必然讓心臟苦不堪言。
反調
也有研究不同意這一説法。2010年3月,意大利都靈大學的阿迪斯醫生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發表研究稱,足球比賽和突發心臟病其實並沒有關係。阿迪斯醫生用「只是一場比賽而已」作為文章標題,提示人們不必緊張。他研究了韓日世界杯、德國世界杯與2004年歐洲杯期間,意大利逾2.5萬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大致資料。簡單點説,在有意大利參與的比賽場次,心肌梗死患者數量並未增多。作者進而指出,除德國和瑞士的研究外。其他七項相同研究也並未發現足球比賽和心臟病突發之間的關聯。據此,阿迪斯醫生認為,在解讀德國的研究時,一定要非常謹慎,且勿傳播錯誤資訊。
熬夜看球要注意什麼
球賽是生活樂事。觀看足球,無論其是否會讓心臟的突發事件增多,都要適可而止。至少,看球時少喝啤酒、不抽香煙,總是對身體有利的。如果比賽的確精彩,情緒也別太激動,早點睡吧,太陽照常升起,明天還得上班。
節錄自:《健康流言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