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後感到肌肉和關節特別僵硬及痠痛,原因就在這裡。
你應該也有過這樣的感覺,睡覺的時候,感覺一切良好,沒有任何不適,但到起床的時候,要用起重機才能夠把你從床上拉起來。早上起來周身痠痛,這並不是因為你的睡覺姿勢歪歪斜斜,或是用了個不好的枕頭。
根據曼徹斯特大學在《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期刊》刊登的最新研究,我們的身體在睡覺時會抑制炎症,導致起床後感到更強烈的痛楚,而炎症則會在起床後重新「啟動」。
研究人員研究了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類和老鼠的細胞。我們很早以前就知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天內可以出現多種不同的症狀,因此起床時關節僵硬痛楚的人更是特別多。
然而,很少人知道晝夜節律(即身體告訴我們何時上床和起床的時鐘)控制著這個痛楚的鐘擺。英國的研究人員因此想對此一探究竟。
他們發現老鼠持續處於光線下,牠們的爪會比較腫脹,而且血液內的炎症指數會比較高。在黑暗中,這些炎症指數會降低。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暨研究發起人Julie Gibbs教授說:「在晚上,那些炎症指數會下降,但到早上又會慢慢上升。」她警告有關研究並沒有檢查痛楚程度,假設愈嚴重的炎症會帶來愈大的痛楚:「那麼你可以設想,關節的炎症愈嚴重,早上所受到的痛楚程度就會愈高」。
Gibbs解釋,我們的細胞內有一些特有的蛋白質控制我們的晝夜時鐘,而其中一種名叫隱花色素的蛋白質,幫助我們體內時鐘運行之餘,也會影響炎症。Gibbs表示,雖然路途仍然長遠,但她相信透過更多的研究,或有助專家能夠預測何時服用抗炎藥是最有效的,或甚至乎研發出能夠針對有關蛋白質的治療方法,以減輕炎症。
與此同時,我們瞭解到晝夜節律會影響痛楚,最簡單的事情就是配合它,而並非對抗,尤其是已經持續克服關節痛楚的時候。Gibbs表示:「我們都知道有健康的晝夜作息規律對我們是有益的。」沒錯,你應該已經想到:調整出有規律的睡眠時間,並持續執行。即使在週末,也要盡你所能,按時睡覺和起床。
如果你會晨跑的話,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熱身,或考慮改為在午餐時間跑步。
譯自:Why Everything Hurts in the Morning, According to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