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富到貝沙灣,再到堅尼地城,上上落落又有美景,是筆者甚為喜愛的跑步路線,颶風過後實在忍不住要調查一下情況如何。
華富邨一向當風,果然有不少樹木倒下,阻塞本來狹窄的行人徑,邨內建築早已老化,顯然被山竹重創。一路往山谷方向來到瀑布下,前兩天下了大雨,山上儲藏了大量水,水聲隆隆。望向山谷,樹木被吹得亂七八糟,難以想像當時的威力。
沿數碼港道下山,貝沙灣三期園內大樹,全都傾斜倚在外牆上。到了二期門外,更見風姐橫蠻,筆者暫時見過最大的樹根就在這裏,足足有半支燈柱高,門外兩個銅像亦被吹開30cm。入到數碼港海濱公園,裏面的塌樹更將公園硬生生分為兩截,清理工作十分沉重,工人表示清理工作很可能一直延伸2019年。
風災兩週—劫後餘生系列:
《風災過後_新界東(馬鞍山/白石角/林村河)》
《劫後餘生—青山公路》
《山竹十天後—半滅的南生圍》
《劫後餘生—太平山(盧吉道/寶雲道)》
《劫後餘生—鯉魚門海峽兩岸(將軍澳/杏花邨/小西灣)》
然後上斜北上返回域多利道,未知是否這裏有國際學校和高級學府將落成關係,整段山路幾乎沒有塌樹痕跡,都被打掃乾淨了。筆者忍不住到日落觀瀾亭和鐘聲泳棚查看,幸好都沒有被破壞,但沿路階梯都隱藏在樹林中,石階佈滿了被山竹打下的碎葉,與及被吹歪的大樹,仍有一定危險,必需不斷低頭和抬頭察看。
不得不佩服那些遊客,災難後只十天也慕名而來,抬着行李篋上落陡峭的樓梯,筆者也給嚇得立即走人。
回到山腳以為安全了,卻可以看到險象,隱藏在斜坡的公民村(摩星嶺平房區),山上的樓梯竟有超巨型的塌樹橫放在半空,此情此境只能拔足逃跑,祝願華富、貝沙灣和摩星嶺早日復元。
圖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