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掌管大腿擺動,如果你是跑步愛好者,這裏受傷的話,嚴重得可讓人動彈不得,如果懷疑有問題,就要查一查自已有沒有下列狀況:
1感覺到腰部以下、臀肌對折跟大腿的會合處,深層的肌肉痛楚。這種疼痛更可出現在髖骨外部的大轉子,到尾錐骨的任何地方;
2臀肌深處隱隱作痛,有時還會向下延伸到大腿後邊(Hamstring);
3訓練中和訓練後有痛感,坐着更會惡化;
4起初痛楚很輕微,慢慢逐漸增加。每次鍛鍊時更會擴展,上斜坡和長課後情況惡化;
5有時很難查明痛處,也許每天都轉移一點點;
6用力按壓會感到更加痛,搓揉和按摩則覺紓緩;
7向內、向外翻轉腿部來伸展髖部,也許能紓緩或刺激疼痛;
8有時痛處於腰部附近或者轉移到大腿,甚至小腿。
梨狀肌綜合症及坐骨神經
梨狀肌綜合症(Piriformis Syndrome)是臀部深處疼痛的統稱。儘管懷疑梨狀肌是最常見的疼痛來源,但是深層神經痛楚會散發,臀肌肌羣有多塊小肌肉,很難查明起源是哪一塊。而坐骨神經也經過這裏,肌肉挪動會刺激坐骨神經產生神經疼痛,其他肌肉緊張的時候,它也會受到刺激,令坐骨神經惡化。
如果疼痛出現在臀部上方、腰部以下,尤其朝外半邊,很有可能是臀部受傷,並非典型性梨狀肌綜合症。當坐在堅硬的平面上,疼痛在突出的骨頭上發生,通常是起源於大腿肌肉,與梨狀肌綜合症無關。若疼痛顯得不尋常、強烈或在不合邏輯的原因下發生,或許情況比預期的更嚴重,必須詳細檢查。
成因
臀部不斷向外翻轉是最常見的成因。當脛骨向外轉時,膝蓋連帶向外突出,臀部肌肉就會受壓。情況常見於上坡、跑步過快以及步幅擴大之時。當腳踏地時,盆骨吸收了向外的扭曲或扭力,當足跟離開地面,小腿肌肉、髖部旋轉以及梨狀肌產生的推力會將髖部向前推。
另一方面,效率低下的跑姿,長短腳或會增加患上風險。三者也會讓盆骨過多地向前旋轉,可能是成因之一。而足部過度內旋會令腳向內翻轉,腿部和髖部也向內旋轉,雙腳在蹬地的時候又多加外旋,這會令臀肌受到更大的拉力。久而久之,臀部會變得酸痛和受傷,這時候再到斜坡跑步、步幅增大、加快推進,都會導致情況惡化。
如果梨狀肌因重複使用而發炎、過度開發和擴張,或靠着坐骨神經過度拉伸,就有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造成各種延伸到腿部的痛症。
治療方法
大多數患者感到短期酸痛,不會重視,認為休息幾日就能治癒。如果持續出現問題,應該要立即求醫,因這是深層受傷,恢復的時間較長。如果表面有發炎,可用冰敷;如果肌肉腫脹,則可能神經受到刺激。大多數情形下,按摩很有用。
輕柔地伸展臀部會有幫助,但必需小心謹慎,因為髖關節內的脛骨同時向內、向外旋轉,不要因伸展或旋轉造成任何疼痛。再者,檢查跑鞋,並確保有足夠穩定性可以控制或消除過度內旋。跑者或可以考慮步態分析。
如果坐着感到不舒服,可以購買緩衝坐墊。在臀部下面擺放一個軟枕再坐上去,測試需要程度。墊在臀部酸痛的一側是最舒服的,有時則是無痛的一側最好。
此類受傷可能是頑固型,特別當疼痛向下或向上散射到下背部或尾椎骨。照X光有助於排除髖部、關節和背部的問題,如果神經痛是主要症狀,MRI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