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很多人也去過,但用單車遊歷就未必試過了。先不提行程行李安排,怎樣送愛車到外地已經十分頭痛。sportiHealth參加了星夢郵輪舉辦的秋日沖繩單車「郵」,乘搭世界夢號到沖繩踩單車,就解決了這一大問題。乘坐遊輪踩單車有幾個好處,其一是單車寄存可免卻航空公司硬性裝箱規定,又不用計算行李超重的煩惱,而且乘大船到沖繩要兩天時間,有足夠時間調整身心,用最輕鬆的心情迎接單車之旅。
沖繩路況
秋日沖繩單車「郵」有兩個目地,分別是那霸巿和宮古島,以兩轆遊歷日本別有一番風味。第一個地點是沖繩縣最繁華的那霸巿。那霸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這裏騎車是一次穿梭都巿的體驗。日本的道路跟香港一樣左上右落,單車都是全程靠左,我們在此騎行幾乎完全無違和感。馬路旁大都劃有一條長長的實線,車友可以在這空間行駛。而且馬路石壆比香港的高,車手停下來用左腳支撐十分舒服。但要留意日本的交通規則有一點我們不習慣,前方為紅燈時,有橫向的箭頭綠燈,車輛一樣可轉彎前行,所以越過路口一定要減速看清楚。當地司機駕駛態度良好,絕無香港司機視單車友為「殺父仇人」的觀念,只要遵守屬常識類的交通規則,禮讓行人,即使在車水馬龍的巿內騎行都十分安全。
其實筆者早已忘掉馬路踩車感覺,懷着「慷慨就義」的精神踏上旅途,可幸主辦者請來當地Okinawa Bicycle Racing Team兩位車手川畑太一、仲尾次嗣正昌先生為車隊開路和掃尾,路途倍覺安心。
那霸巿
在那霸郵輪碼頭出發,第一個目的地是波上宮(なみのうえぐう),就在碼頭西南方不遠處。波上宮神社坐落海灘懸崖之上,甚有氣勢。據說建於琉球王國時代,時代久得難以考證。神氏亦隨時代而變,按碑刻所示,這裏始於以海謀生者的龍宮信仰(ニライカナイ),相信大海彼岸帶來幸福的神明,後來供奉日本神話中創造天地之夫婦,其中的女神伊弉冊尊(イザナミ),與速玉男尊及事解男尊兩位古代神祇,三位都是波上宮現在的主神。慢慢細看,西則又會發現當今政權的象徵,一座70年代樹立的明治天皇銅像。神社內有經典常見的鳥居,潔淨身心的手水舍,御神籤都有。在上宮旁邊有一座建於17世紀,戰後重建的久米至聖廟(くめしせいびょう),裏面供奉了孔子,顯示琉球亦曾深受東亞文化影響。廟內有一「萬世師表」匾額,由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提字,亦是重要景點之一。可惜今次因為團友爆軚,時間緊迫被迫放棄參觀,來到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
接著單車隊穿過筆直的若狭大通り、崇元寺通り、国際通り、桜坂中通り,來到壺屋大通り(崇元寺通り上有崇元寺石門遺蹟,時間充裕的不妨遊覽)。琉球的傳織陶藝工業就出自這裏,街上有大量陶藝店,隨便也可以找到陶製的沖繩吉祥物琉球獅子(シーサー)。這裏還有一座17世紀留下來的南窯,窯旁一棵大樹根部全抓著陶器堆上!在香港沒法參觀青山龍窯,想不到在千里之外的太平洋小島上看到一座更古舊的陶窯。
穿梭於繁華的国際通り
參觀過後,車隊回到国際通り,有一段時間讓大家買點手信,然後就到沖繩喜璃癒志城市渡假酒店(沖縄かりゆしアーバンリゾート・ナハ)享受日式水療和一頓豐富晚餐。筆者用中間的時間,到酒店附近的「Basil Hall來琉200週年記念碑」及「培里提督上陸記念碑」。
Basil Hall是19世紀英國皇家海軍Lyra號艦長,在1816年到訪琉球,寫成《朝鮮、琉球航海記》,盛讚琉球為禮義之國、沒有武器的王國,讓這小島為世人認識,所以沖繩人立碑記念。
鼎鼎大名的美國海軍中將馬休佩理(Matthew Perry),是駕駛黑船迫使日本揭開幕末歷史的人物。原來佩理到達江戶前,1853年6月6日先到琉球要求琉球王開國及補給,美國從此與與沖繩結下不解緣份。佩理登陸地點的紀念碑,在「泊外人墓地」一座墳場內,那年代來到訪探險、貿易的清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都在此地長眠。
晚飯結束後,一那霸的單車行亦完結,主辦方十分體貼,用後勤支援汽車接載團友返回世界夢號,團友的單車亦無須費神處理,因為接待方早已將之送回船上。
採訪:Jane、W
嗚謝:星夢郵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