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偶爾也會看到跑步者猝死的新聞,都是涉及心臟問題所引發,但也不必視跑步為危險事情,其實對心臟有益。
有證據顯示,定期跑步可在以下幾方面減低患上心臟病的機會:
1 跑步是典型的帶氧運動;
2 降低靜臥血壓;
3 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明固酵)、減少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血清三酸甘油脂;
4 減少體內總脂肪及腹部脂肪;
5 減少血小板凝固和積聚。
那麼為何會引發心臟問題?那就要由人體運動的原理處理解。進行帶氧運動時,體內儲存於肌肉細胞內的能量原料,即的醣原,會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會跟氧氣產生化學反應而釋放能量,身體就有活動能量。長時間持續劇烈運動下如果缺乏醣原或氧氣,身體就會進入另一模式,會開始脂肪代謝功能,靠消耗脂肪來提供能量,這過程慢,效率低,運動表現亦隨之下降。這亦即惡名昭彰的「撞牆」現象。進入了「撞牆」境界,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統承受強烈的壓力,就可能引發悲劇。
要減低風險方法無他,而且都是老生常談,要恆常訓練,多休息,賽前多貯藏能量,量力而為,與及定期檢查身體。總括而言,定期跑步是有效的帶氧運動,有助提升身體整體的體能,並改善心血管、呼吸系統及心理健康。
參考自:《健康跑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