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km,攀升高度500m,對跑者、玩山者只是小菜一碟。對一個傷膝青年,因此迴避劇烈運動近10年的人來說就是件大事。怎料筆者聊發少年狂,近乎即興地完成中環行路返八鄉這「壯舉」。
徒步緣起
筆者因工作關係,一天到晚遇到全職半職運動員,或活躍於跑場的外星人。接觸得多了,總會想想膝蓋是否真的玩完?運動離我而去,現在只屬工作的一部份?去年無意中看了一本書《徒步中國:從北京走到新疆》,已有點牙癢癢;又知道有「徒步環台」這玩意,就隱隱地想要長征一次。新年到來很想做點事激勵自己,跑不合適,單車早就荒廢了,大概只有步行最好,加上又想起輝Sir黃浩輝在環台8字跑前表示:「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就決定放膽試試「行路返屋企」。這想法從出現到實行不過數天,光是想已很興奮,只是要等待下一個假期天。
只有早鳥才能享受無人的廣東道
籌劃路線
等待的數日不也不是沒事幹,首先好好規劃路線,由google map、政府郊遊圖,再到行山app,看清楚路怎走,劃出路線共分兩段:巿區平路和新界翻山。巿區由中環起步,坐船過海,到尖沙咀、大角咀、美孚、葵涌、然後抵達荃灣;第二段是爬山,經芙蓉山徑、引水道、川龍、扶輪公園自然徑入大帽山郊野公園,然後沿甲龍古道,直搗解放軍營,最後在錦田公路回到家中。合共26km,最高位置大約在大帽山郊野公園,高500m。看着路線,工作有時要在外整天,平路大概能應付,就算在山上「搞唔掂」,也能坐51巴士逃脫。令人最擔心是山上的路沒走過,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刨地圖。
晨早福利—發夢也想不到摩天輪中間是電腦芒,竟出現工作人員調較時的window視窗
支給品
其次要搜集工具,帶上的東西有:水樽、小食、電解水溶片、電話、相機、osmo,還有手巾、風褸和行山杖。筆者最討厭背囊,決定全掛在腰間,出發前一晚就要先串好在腰帶,節省出門時間。
平日不會抬頭望的唐樓,原來好靚
重啟引擎
畢竟太久沒運動,身體也是要點適應,由決定挑戰起,筆者每天步行4km回家,然後做點伸展,另坐無影櫈鍛鍊一下四頭肌。還有那幾天吃清一點,免得腸胃不適。
一直走,等交通燈令人最煩惱
意想不到的香港巿區
為了早去早回,天未光就離開八鄉,仍趕不上頭班車,到中環吃完早餐,也竟搞到7:15am,太遲了,就匆匆趕去碼頭乘船渡海。筆者本想用短片紀錄是次行程,可是在船上拍了一段timelapse就放棄了:雙手太忙,不能忍受大半天這樣上路。幸好osmo 2可當作power bank,也不致「白攞」。
十分佩服那些行山的youtuber,筆者拍了一段就決定放棄
出門遲了,是因為要涂上花士令。為保護腳掌,還刻意穿有兩層的襪子。畢竟經驗唔夠,前一晚忘了剪腳甲,以致後來在落山時曾懷疑腳甲反了,好在及早發現,整理鞋帶後就解決了
純粹的步行可讓人發現平常不留意或看不到的事物,例如原來頭幾班的西鐵也是迫到嘔,乘客都是年紀偏大的上班族(政府還強要定義長者年齡是65歲真是不知民間疾苦)。不試不知,早上港島到九龍的渡海小輪只有幾位乘客,廣東道也幾乎空無一人,只有和平鴿,早上的香港很可愛,跟鐵路有極大反差!
筆者在不熟識的葵涌迷失方向,加上該區的道路規劃失敗,讓我白走多了1km,浪費了半個多小時,甚為洩氣。好不容易來到荃灣,快到lunch time,筆者任性一次,等待一間邪惡食店開鋪,又浪費了一點時間。等待時期間坐在路邊按摩雙腳,好好休息。
漸入佳境的爬升之旅
回望有點吃力的866級,拍照只是回氣手段
吃過午餐,找到足夠的水就立即上山,飽餐後旋即應付866級的芙蓉山徑頗吃力,好在中間蟾蜍石和扶輪亭可供休息,到引水道一段平路得以回一回氣。接着上川龍又是石級,等高線顯示和剛才爬升的差不多,身體似乎上力了,沒覺得很辛勞,但路仍是石屎路,膝蓋很不高興。川龍的西洋菜田綠油油,空氣清新,灌溉的水亦清澈,難得的農家風光又是回氣時間,用上了一粒電解水溶片。來到端記茶樓,恨自己剛才為何吃太飽,留待下次再試,拍完照就走上這程最痛苦的:扶輪自然教育徑。
山上沿途都被樹林遮閉,這是全日最開揚的山上景色,卻碰上可惡的霧霾
香港賣少見少的西洋菜田
川龍居民開的玩笑,筆者被嚇一跳!
終於來到泥路石級,腳掌開始發麻,只能自我激勵,當天是星期五,山上孤身一人,正好和大自然對話。見鬼的1月天氣竟有26度,全身濕透,烏蠅狂摟。我到了大帽山茶水亭,就意識到此行一定完成!小休後,公路上看見「歡迎蒞臨元朗」的路牌,心裏更興奮,往後就是甲龍古道的落斜路段。斜陽映照狹谷,又是四野無人天人對話的時間,大腿受不了慢慢下山的壓力,不自覺地跑起來,意想不到成就了筆者第一次越野跑,側身落石級,Z字下坡都試了!
大概是全程最高點
再見陽光,已是雷公田,想不到迎面而來是隊軍隊,不見不知他們原來會外出跑步。眼前只餘下一條2km的回家直路,因為剛才用跑,所以這一段慢行回家,當作結束運動的cool down。沿路心情舒暢,因為我做到了,膝蓋終究沒有廢掉!5時15分回到家中,少不了自拍留念。然後坐下慢慢按摩雙腿15分鐘,再做點伸展,完事後幾天竟沒有出現痠痛。
走了大半天體力下降,甲龍古道變得頗難走,要速戰速決
後記
旅程在黃昏終結,花了10小時,比想像中慢。但扣除遲出門,停頓整理、走錯路和等開飯等,也算是在預計之內。久違了的運動快樂,成功感,更會令人上癮,筆者正計劃下一條長征步行計劃,不伯戇__,不要以為自己做不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就趕緊去做。
也許有一天會行路上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