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塘有很多,位於八鄉盤地南面有三個風光綺妮的好去處。今次就想介紹用腳穿越這三個水塘的路線。
現存介紹到河背水塘的方法,盡是由西鐵錦上路站乘坐小巴至河背村。小巴班次並不頻密,而且坐在車廂中索然無味,反正距離目的地並不太遠,故可考慮徒步入村。遊人可沿錦莆路南行,經行人天橋到錦河路。在此可以俯瞰八鄉車廠十多條車軌,看着西鐵火車在橋下穿過,這是全香港獨有的景色,值得一看。
如果由大欖轉車站過來,可走上八鄉路,亦可看見同樣場景(筆者攝於夏天)
育英學校(廢棄村校)
一直走沒多久,過了馬鞍崗村范氏祠堂、河背村公所、育英學校(廢棄村校),就表示差不多該上山了,此時面向山靠左再直入就對,然後一路爬升,就會到達河背營地。
河背家樂徑
河背水塘就隱身在河背營地後面的樹林之中,按資料記載,此塘蓄水量一億一千一百萬加侖,壩高55尺,乃上世紀香港一大世界水平的工程。壩上可以行人水天一色,中間一座翠綠孤島,轉眼間就逃離俗世。兩旁有石級通往壩底,筆者到達相當天壩底水量甚少,未能看見傳說中的五彩顏色。河背家樂徑圍着水塘而建,由泥路鋪成,平坦易行,老幼咸宜。這裏一路有長長的白芒草,也有擬虛擬真的迷幻竹林,值得到訪。
如幻如真的世外之境
青潭上下水塘
沿路離開回到河背營地,筆者行興大發,逕往東行,一路彎彎曲曲,往後的路會不時能看見整個八鄉南面的風光。西鐵車軌就在其底下穿出,直通八鄉車廠和錦上路站,又另一番滋味。經過一段路,就會來到青潭上下二塘。這兩個水塘是與河背水塘的同期產物,合共能儲三千多萬加侖水,兩個壩都高70尺,儘管水面面積較細,但壩上回望八鄉亦甚有氣勢,足見當年的管治氣象。按報章記載,河背水塘和青潭水塘落成當日,各有一座紀念碑揭幕,但不知何故,今日已消失得全無影縱,如果再找到多一份資料佐證,就是一宗歷史懸案。
整段路不乏俯視八鄉的機會
雷公田
一路再住東行,會到達Farm Milk Co. Ltd.,假日期間會開放,除了有即食面、燉奶,記得要試試鮮奶,新鮮制作特別好味。
如果外面有得買,應該是銷售冠軍
再走一小段就抵達雷公田村,可沿民居和河谷直接下山,期間會路過解放軍宿舍,這是雷公田村出入必經之路,所以或會碰上軍人,他們的態度和親,但筆者為免麻煩,所以先收好相機才入內。宿舍仍然保留英治時期的名字,米度適道(Middlesex Road)、和域道路(Woolwich Road),仿如隔世。
入軍營宿舍前的石河
順路下山,見到油站表示身在上村,在這處結束今日之旅,遊人可坐51返回巿區,64K到元朗或大埔,或到上村巴士總站乘54、251B回到錦上路西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