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尹雋,去年冒升得很快的跑場新秀,他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master學生。中學時代是籃球選手,有一定基礎體能,中六才參加過一場學界跑步比賽。成為大學生之後,受同科田徑隊學長邀請參加入了田徑隊,進入跑道世界,至今練跑才3-4年。他去年年尾只差4秒就追平李致和2004年10k男子香港紀錄,而他沒能破紀錄,是因為稍一猶豫留力就跟紀錄擦身而過,可知他的潛力之強。
渣馬攻略
本年2月的渣打香港馬拉松是他第一個全馬拉松比賽,他選擇主場作戰自有原因,阿雋認為在外作戰一定想做出最好時間,壓力反而較大,留在香港反而較輕鬆。他希望可以跟到最前列的本地跑手,與及外籍精英女子跑手群,首要目標是以「良好感覺完成比賽」,但其實他心底裏想跑進2小時30分內,與及試試挑戰本地一哥寶座。
黃尹雋很有自信,全來自踏實的訓練和知識
自信與科學訓練
他的自信不是沒原因,除了成績以外,也來自能力和科學訓練。首先,他挾10k良好表現挑戰全馬。阿雋指出,10k想跑得好,必需要練到能應付全馬拉松,而其基礎訓練都是相同,他亦早有準備,所以他知道自己具備挑戰全馬的能力。自從去年年尾做出佳績之後,狀態有所回落,調整了基礎訓練量,狀態逐漸回升,處於良好的週期位置,因此自信在渣馬會有良好表現。
科學跑手
阿雋有一獨特之處,他正在修讀體育運動科學系,在大學接觸到最新知識,每有疑問會上網或到學校搜查資料,又參與科學訓練,對他的體能有極大幫助。他舉出兩個例子:首先是「心率訓練」,他認為這對運動員「非常之好」,他解釋:「"easy run" 的"easy"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通過心率測試就有實際數字反映能力,讓他有客觀數據制定下一步訓練計劃」;其次,每個人汗裏面的鈉指數都不一樣,補水的時間、數量亦不盡相同,通過科學分析,可協助跑手更了解自身需要,這對高水平運動員來講,是關鍵數字。
而他的自信又來自vo2max測試,阿雋做了這種測試之後,他清楚知道身體每分鐘能消耗、利用的最大氧氣量,瞭解自己其實可以做出更佳成績,只是跑步沒有效率,要改善肌力,找出更經濟的跑姿。今年他將致力於找出方法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從而爭取更多相關研究機會及資源,讓自己走更快。
渣馬之後,他會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半馬、世界越野錦標賽10k賽為目標,大家要密切留意他的表現
採訪:Karen
圖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