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骨骼嗎?原來良好的骨骼,跟運動好表現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說到骨骼,很多人就聯想到「骨質疏鬆症」,原來跑步是其中一種減慢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的有效方法。我們的骨頭看來像沒有命的硬物,其實骨是活生生的組織,對荷爾蒙和外力會有反應,每塊骨頭均能因應不同的壓力和張力而增加或減少骨質及硬度。這過程稱為「骨質再塑」,當中包括「骨的形成」和「骨的吸收」。
原來由出生到成年,骨頭都在不斷形成,形成速度大於吸收,直至30至35歲是成長的顛峰期。之後才會進入吸收大於形成的狀態,隨着骨質流失,空洞增多,骨質密度大幅降低,所以老年人容易骨折。
不少研究指出,恆常的負重運動有效促進兒童、青少年、中年人以及長者的骨骼健康。恆常跑步的人,骨骼的使用量和承受壓力都會讓身體給予反應,骨細胞的建造能力提升,如果吸取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D,便能夠刺激骨頭成長,提高巔峰骨量,日後骨質流失,就會延緩這過程。
即使過了35歲,也不用灰心,即使骨質開始流失,恆常跑步能使骨骼承受適當的壓力,在「骨質再塑」的過程中刺激形成,減少吸收,也可降低骨質流失量。如果到了樂齡階段,骨質密度已經很難增加,但運動同樣可降低流失率及維持骨質密度,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此外,運動更可增加下肢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加上適量的伸展,身體的協調性也能較佳,就算年紀大了活動能力也不致太差。
另外要注意,運動若沒有足夠的熱身、緩和、伸展和休息,會引致勞損、拉傷、甚至壓力性骨折,大家應注重計劃,量力而為,有健康的骨骼,才能長跑長有。
參考自:《健康跑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