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完成DSE考試的盛楚殷是一位以100米跨欄項目為主項的香港田徑運動員,她曾經在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100米跨欄項目中榮獲冠軍。不說不知,原來她也曾是香港跳繩代表,但認為跳繩只有少量大型比賽,出路少,種種原因使她決定轉往田徑方面發展。
挑戰跨欄—刺激新鮮
盛楚殷在中一時見到同校師姐正在跨欄,觀看後就對跨欄產生興趣,經一次嘗試後則因為跨欄帶來的刺激和新鮮感決定繼續挑戰下去。她笑言自己一開始跨欄時會跳得很高,與欄有相當大的空間和距離。跨欄最難的部分是協調節奏,因為跨欄不能只一味直衝,需在適當的時候加減速度,要控制好步伐上欄。
訓練日常—缺乏場地
盛楚殷每星期會抽4至5日進行訓練,每次花2至3小時,通常練到9時才回家。她指,平日除練習跨欄外,也會練習跑150米,原因是100米跨欄其實不單只是跑100米,還需用多於100米的力量去跨過一道道欄,練習跑150米則有助於訓練體能和耐力。
楚殷就讀的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雖有足夠的運動設施,但就欠缺可以穿上釘鞋練習的跑道,因此平日主要在天水圍和元朗運動場練習,接近比賽期則會到體院練習。她認為,香港提供練習跨欄的地方和設施都不足夠,因只有少量場地可以「開欄」。
2018雅加達亞運一役
盛楚殷認為出戰亞運是十分難得的機會,參戰前更去了其他國家參加比賽,透過與不同選手比賽去吸收更多經驗,務求提升自己的成績。在做足準備工夫後,她以吸取經驗為目的,用平常心完成亞運比賽,最終取得第十一名。不過她並沒有氣餒,反而認為自己與亞洲賽的距離不太遠。因此她希望在下屆亞運能進入決賽,並以取得首三名為目標。
用平靜心態面對傷患
對跨欄選手而言,腿後肌是十分重要,但盛楚殷則曾經因為練習而傷及後肌和半月板,所幸是她受傷時間與比賽日期不相近,能有5-6個月時間恢復。楚殷在受傷期間心情較平靜,有好好接受物理治療,期間更會抽時間鍛練跨欄的基本功,去強化自己的不足之處。
未來目標
盛楚殷在2018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成功刷新個人最佳成績(13.95s),但卻差點能打破青年紀錄(13.93s),這使她略感失望,所以她希望在下次亞青能夠成功打破青年紀錄以及取得首三名。
不過,經備戰DSE休息一年後,現時她首要目標是要將自己的體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採訪:Karen
圖:W
文:Ka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