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Shu Ricky,國際級的水底攝影師,曾獲多個水底攝影的殊榮,每年也會到訪世界各地的海域探險及拍攝。他帶回來的相片,靚得令觀者「嘩嘩」聲,讓人留意到平日不常注視的海洋世界,也給人更有與趣了解潛水和水底攝影。
相片欣賞:www.shushuricky.com
潛水
Ricky 2005年接觸潛水運動,有14年潛水經驗,2009年他偶然帶上Canon G12到水下拍照,就愛上水底攝影。一開始時,並沒有任何人傳授相關技巧,今日他有的技術、器材使用、相關知識等都是自行摸索得來,可見他對潛水攝影的熱誠。
Ricky指出地球有70%是海洋,該去的地方比陸地更多
環保
談到水底攝影,Ricky指出近年風氣成熟,他亦開始教班傳授,對像都是年青人,讓他們接觸這運動,提升他們的興趣。在傳授的過程中,他更會灌輸環保意識、潛水禮儀等。他尤其關心海洋污染的問題,因為塑膠、罐子、煙頭都是難以分解的污染物,又危害拍攝對像的健康。每年Ricky都會聯同潛水會,帶領學員做水底清潔,將塑膠、捕魚業遺下的廢棄「鬼網」帶回陸上處置。
Ricky其中一張得獎作品
攝影
Ricky一路介紹他的作品,我們也聊到攝影。原來在水下與陸上攝影所需的技術正正相反。例如人像攝影,陸上需要大光圈,模糊背景追求主體突出。海裏就不一樣,很多時捕捉水底生物屬微距攝影,為了得到所有細節,不會追求主題突出,所以光圈都會收到最小,用到地上鮮有使用的20-22光圈拍攝。水底之下,會使用兩至三支閃光燈,所以不用推高ISO,加快快門,在日間都可做到背景全黑的「黑水」效果:水中生物在閃燈的映照下,發出色彩豐富及具立體感的相片。當然,如果技術上手,亦有各式拍攝手法,例如使用有色的ND濾鏡去做出不同攝影效果,添加趣味。
Ricky的攝影之路由自學開始
器材
水底攝影器材投資都所費不菲,可幸巿面上八成型號相機都會有相應的防水殼,讓相機全部的功能在水下都可應用。但要留意不同鏡頭亦有不同鏡頭罩配置,亦要使用專用防水閃光燈。儘管如此,Ricky指初學者可用咭片相機練習,無需一開始用到單反級別,一樣可以享受水底攝影樂趣。
防水殼,兩旁是水底用閃光燈
時計
Ricky每次下潛都帶上兩部攝影機,單由家中出發,行李重達60公斤,每次出trip體能要求極大。他的行程安排緊密,由航班、交通到下水都不容有失,而且攝影就是一種搜求、等待的工夫,加上受到氧氣限制,又要計算水流對活動的制肘,時間對Ricky十分重要,所以他選擇Tissot。他手上的Tissot Seastar 1000防水深度達300M,給予他信心。他亦笑言有時下潛個多小時,也未必得到一幅滿意的照片,但他非常享受「玩的過程」,亦會繼續把香港的海洋透過照片分享給喜愛大海的人。
他手上的Seastar 1000是石英機芯
而此系列亦有Powermatic 80機芯款式,提供80小時動力
www.tissotwatches.com
電話: (852) 2510 5341
採訪:Karen
圖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