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員(Pacer)出現在跑步比賽,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在這幾年,配速員的身影現於馬拉松,似乎變成常態。到底Pacer是怎樣一回事?筆者找來Pacer Leroy來了解一番。
突破自己,就是這一刻!你得嘅!
筆者在旁觀察了ASICS Pacer的首演,第一印象是打破了「跑步是個人運動」的印象。配速員並非孤獨任務,給每一個時間配速的,是個五人小組,居中是最顯眼的孭旗手,旗手身前、身後都有一至兩位Pacer各司其職,是互相配合幫助跑手及時、安全地完賽的團隊。
Leroy是位有五年經驗跑手。五年前,他體重達95公斤,跑步讓他瘦下來,也讓速度快起來。他憶述最差的一次紀錄,是10公里花了1小時24分。如今體重75公斤,成為了今次迪士尼 「反斗奇兵10公里跑 」ASICS Pacer的55分鐘配速員。
由零開始的日子是痛苦的,五年前還不太流行配速員,新手參加比賽就在盲目前進。如今他擁有遊刃有餘的能力,也深明努力必有進步的道理,就想幫助像他從前的初跑者,知道有機會便參加ASICS Pacer訓練企劃,想不到取錄了。
Leroy本身備戰全馬,一星期各天都幾乎被跑步課堂填滿,星期六早上會練10K,星期日來一次長課。Pacer課程在星期六晚上有一課10K的段練,那就讓這天都變為長課天,連續兩日都跑長課。這樣令Leroy苦不堪言,初期甚至抗拒訓練。後來慢慢適應了,這過程幫他儲里數,也較從前能刻苦,既有目標亦有意義。
就如另一位ASICS Pacer Erica一樣,「反斗奇兵10公里跑 」的首演,Leroy心倩比自己比賽還緊張。今次他不能再按狀態隨意快慢。「Pacer必須精準,不論狀態好壞都要每公里按時完成,令跟隨者做到期望的時間。快了,讓人辛苦;慢了,辜負別人信任。」速度上對Leroy不算很難,但一直看路況,關照身後者,留意他們的身體狀況,每見坑渠、窄路、有人超前,他都要發出指示。就算入水站,也要考慮靠左靠還是右,一路上要四處張望,是項挑戰。
總之,「一切以後面的跑手為先」。
Leroy回頭望,原來一直有很多人跟着跑。「其中有位跑手望着我55分的旗幟,一直跟在後面,最後衝過終點。事後他告訴Leroy PB了,對方很感動,並要求合照留念」。賽前Leroy為ASICS拍了一張造型照,相片上寫着「突破自己,就是這一刻!你得嘅!」他見證自己和跟隨者,將當天留下的句子實踐出來。「自己努力過,很明白這種激動,每次PB都是難事,都會像他一樣感動,況且當日人多彎多不算容易做時間。能幫到手很開心!」Leroy興奮地告訴我們,做配速員自己有進步,又有意義,一定會做下去。12月8日舉行的ASICS港島10公里賽2019,你就能發現Leroy。
延伸閱讀:《配速員誕生—Pacer Erica》
圖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