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山峰,高493米,在險峻和狹窄的的峰頂,可360度俯瞰九龍、維港、荃灣、觀塘、大圍、沙田,在此度過半天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筆者當晚有約時間有限,唯有用最短方法上山。首先在黃大仙祠出發,沿龍翔道西行至天馬宛。
旅程開始
穿過天馬宛的金竹里,就會發現是條斜路,正式開始旅程。走過竹園里進入獅子山公園,亦是無盡樓梯級的開端。獅子山公園內有洗手間、更衣室,也有飲水機,是十分理想的準備和休整據點。
獅子山道上有路牌指示上山的路徑。沿路有廢村遺跡、支路,但沿最靚石路走就不會走錯路。
半路上一個休息位
這段路程至回歸亭,前半是鋪得很工整石屎路和梯級,後半則由石頭鋪砌,走上走落稍加留意就可,路上有一兩個回頭的觀賞位,但相較山頂是無得比,筆者趕時間,只有無視,一回氣衝上回歸亭和風雨亭。
回歸亭是個不錯的抖氣位,也是山上通路的交匯點
回歸亭和風雨亭有多個分支路,可通到筆架山、望夫石、沙田拗等,路標十分清晰,無須擔心走錯路。當來到此處,其實只餘下最後的500米,但要上升160米卻不是講玩,路越走越窄,而且崎嶇,石級也越來越高,如果體力下降,不要客氣手腳並用,但不建議扶不太粗壯的樹幹,因為筆者發現有些是搖擺不定不受力的。當然,如果有行山杖的話,會輕鬆一點。
由獅頭向下望
幾經辛苦終到達獅頭最旁邊的位置,這裏有塊警告牌,其實這位置未是最頂,沿路再走崎嶇的一小段,就會到達獅頭與獅背之間的欄杆位。如果向右,就是獅頭,但上邊站不了幾個人,但能360度淸楚地欣賞港九龍界景色;向左,是獅背,位置較多,有好幾塊巨石可以休息,也能南瞰九龍、北望新界,觀景極為震撼。
觀塘和啟德
如果再向東行,不遠處就是獅尾,也是真正的獅子山山峰,有標示高度的打咭位,但路也是狹長,需小心安全。
碰巧當天有人在玩走繩
筆者有事趕着下山,只留了45分鐘就下山,但由於上山太急,消耗了不少體力,這時行山杖就起了極大作用,尤其獅頭到風雨亭一段,因為石階時高時小,夾雜碎石、濕泥,要很小心地下山。當到了風雨亭,石級變回較闊,向下的大級很多,為免給四頭肌太多負擔,筆者放棄慢步走,直奔下山回到獅子山公園。這方法全長3公里,來回6公里,向上攀升350米,上山用了約1小時,下山卻只用了20分鐘,反而在公園清理、抹汗、更衣、按摩雙腿卻比下山用上更長時間。
延伸閱讀:《落山落斜點落好》
北望新界
後記:上獅子山實在難於過往「極速行山」系列的所有山百倍,能稱「極速」只是因為所花時間不多,對於筆者這位長期傷膝青年有點吃力,上這座山之難度實實在在不能無視,上山落山需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