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沒有試過
每次跑了10公里就受不了?
拉筋當下很舒服,腳掌一著地立刻打回原形?
休息一下好了,但復操一次就痛一次?
有些人是膝痛、有些人是髂脛束痛、有些人是小腿抽筋,人人皆不同,老是常出現,周而復始,沒完沒了。
如果有以上的問題:
不如放棄跑步,游泳好了。
但我就是想跑步! 可以怎樣做?
如果拉筋不能改善你的問題,可以從身體失衡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會得出一個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法。
讓我們一起進行以下的自我評估:
1. 請閉上雙眼感受一下腳底的壓力是否平衡? 會否側重了在一邊腳?
2. 看一看腳底的繭在哪些地方? 會否一邊厚很多?
3. 你的鞋子磨損的地方在哪一邊?
上述的徵象是否都是在同一邊?
假設你的身體側重在左腳,香港人每日平均步行6880步,下班後再到運動場跑步,等於你用左腳跳了一整日,日復日、年復年,左腳呀左腳呀,你還好嗎?
左腳: 肌肉從來都沒有放鬆過,一點也不好。
所以問題是:是甚麼因素令體重側重在一邊?
運動場上跑只能左轉,是因為這個原因令盆骨旋轉,故此重心置於左腳嗎?
羽毛球有正手剎球,是因為這個原因令右肩聳起,故此重心置於左腳嗎?
或者是不是曾經接受手術,在左下腹的疤痕令腹部不能隨呼吸漲起,故此重心受限於左腳呢?
所以,喜歡在運動場練習跑步的朋友請在最後的兩三圈往回跑(如果運動場容許的話),習慣左腳控球的請練習一下右腳控球,習慣左手上籃的請嘗試一下右手上籃,避免身體習慣了單一活動模式後出現失衡。
除了日常工作及運動習慣外,足踝扭傷、扁平足或其他不同的傷患都有機會引致關節錯位、重心偏移、肌肉借力等問題。每個人的傷患和習慣均會影響其活動模式,令身體逐漸偏離最佳設定。所以,了解身體各關節連動關係,傷患對活動模式的影響,糾正身體失衡的原因才是根治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