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蔚(Cecilia)是家傳戶曉的跳高選手,大家都熟知她持有香港紀錄,甚至能跳出世界排名第9的高度,觀眾在體育範疇外也能看到她的身影。高峰之際傷患卻找上門,她蒙受亞基里斯肌腱斷裂之苦,足以讓運動員生涯結束。今日Cecilia經歷兩年的傷患並走出來,給筆者最深印像是積極和樂觀,與及她那幾乎沒有走樣,脂肪極少的體態,可見她在復健過程接受了艱辛的鍛鍊。
亞基里斯肌腱兩次撕裂
亞基里斯肌腱,是連接腳踭與小腿的部份,不管是誰行路、跑步都需要用作前蹬發力的部份,這裏算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但一不小心還是會受傷。2019某個平常的練習,楊文蔚的右腳的亞基里斯肌腱在起跳時「啪一聲」就斷了,需要立即施手術,坐了輪椅一個月,穿上固定鞋個半月,才能再次正常活動。怎料約半年後,該處再一次撕裂7成。儘管右腳不是她的主力起跳腳,卻足夠令她「長抖」。
很難想像她受傷後小腿比前臂還幼小的狀況
由零開始—學行路
一切由零開始,她的小腿變得前臂一樣幼,需要重新鍛練肌肉。身體基本的運動基構也沒有了,需要重新學習走路,過程讓她十分苦惱。受傷的結果使兩腳力量不平均,身體不自覺地做多其他動作才可達到平衡;右腳向前蹬踏沒有左腳的力量,跨步跳躍會不自覺跳到右面;做雙腳訓練項目時,會變成左腳主導。因此,復出之路包含了右腳特訓,務求右腳追回另一邊的速度、力量和彈力。同一時間,Cecilia積極地希望在傷患中得到進步,受傷前做不到的就在這段時間爭取,例如再鍛鍊技術、跑姿、做gym等,她亦不斷找物理治療師,做一些小運動令身體更平均,克服弱項。在心態上她沒有從前般急,吸取了二度撕裂的經驗,只求自己更冷靜更成熟,在困境中改善,在未來一兩年到以前水平。
楊文蔚出席PURE Fitness尖沙咀K11 MUSEA旗艦店活動,平時在健身室玩槓鈴(barbell),她會利用barbell做 bent chest, shoulder press,或者是 Olympic lifting 類的clean,snatch,push chest,這也是她保持體態的方法之一。
本港跳高運動水平提升
楊文蔚欣喜地指出,從前能跳過1.7m就能在本地賽取勝,而現在有6-7人能越過了,只要到達1.75m就是亞運前8的水準,可見香港水準已經與亞洲前列位置拉近了。她樂於見到這現像,因為有競爭才有進步,這樣能給自己動力,同時更多人一同外出作賽,可以互相幫忙,也是運動員進步的一個歷程。
入門新手—不要害怕欄杆
水準的提升,也得依靠項目的發展。近年坊間跳高訓練班加多了,田徑會都恆常開辦訓練班,特別是夏天暑期時段,這樣有助項目發展。說到新人,例如小朋友或少年加入跳高世界,最重要是不要害怕欄杆。她指出在迅間爆發地衝向欄杆和跳高塾,前方卻是一個大障礙物,很大機會撞到和壓到欄杆,新手或會害怕,但其實越過欄桿後,人會越來越高。Cecilia繼續說,其實職業跳高選手都要面對欄杆,總有一個不能越過的高度。欄杆對她來說也是個心理壓力,即使跳過了,之後面對的只會更高的欄杆,直到一個超越不了的位置,這既是心理壓力,但這也是跳高好玩之處。但她解釋,只要跟隨合資格的教練就沒問題,因為教練會教導學員如何避免跌落時撞上欄桿、在哪裏起跳才會安全落塾等,其實不需太過擔憂。
人生起飛的起點
跳高給予楊文蔚舞台,她回憶小時候沒有自信心,跳高給予她舞台,發揮自己獨特專長,並賦予她自信,能做上一項有成就的事,更加是興趣、職業、大眾認識她的起點,可以影響別人。最後她總結,無論身心上,收入上,跳高是她的人生轉捩點,人生起飛的起點。
圖、文、影片、剪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