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隊在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共派出23人出戰,無論成績如何、表現如何,他們的付出和堅持已令廣大市民相當驕傲。要當運動員不容易,要當殘疾運動員就更不容易,他們要突破身體的限制,亦要突破資源的限制,付出的血汗、時間更非常人可想像。所以,排除萬難走上奧運舞台,心情之複雜難以言喻,很多時候賽後訪問便成了他們的情緒出口,讓我們重溫一下一個又一個充滿「洋蔥」的訪問。
陳浩源:我不是「神奇小子」,但她是我的「神奇媽媽」
陳浩源(圖片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輪椅羽毛球WH2級男子單打代表陳浩源奪得銅牌後感謝媽媽,他於十多年前因一次交通意外失去左腳,他賽後感激媽媽「執番我條命」,表示媽媽照顧自己很辛苦,希望這次獲獎是媽媽繼自己結婚後,另一個最開心的時刻。他接著哽咽表示,媽媽在疫情期間染上重病,但自己參與體院訓練需要隔離,最終媽媽一直自己堅強應對,更著自己要專心訓練,所以非常感謝媽媽,希望以獎牌報答媽媽。
何宛淇:為喜歡的事、夢想和目標努力無悔,才是精彩人生
何宛淇(左一)(圖片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現時世界排名第2的何宛淇參與硬地滾球BC3組別,在個人賽爆冷分組賽出局,再夥拍謝德樺及廖詠彤參戰雙人賽,殺入銅牌戰惜敗,最終未能收獲任何獎牌。她對賽果感滿意,反而希望拼搏精神能感染廣大市民,她在訪問過程中連番哽咽,希望香港市民能夠透過直播看到他們的追夢過程,感受到他們的熱血,就算遇上難關亦要努力面對,就算結果如何,這會是一趟很好的過程。她亦鼓勵大家每晚睡前用一分鐘,思考如果自己只剩一天會有甚麼事情想做,希望大家能夠盡力活好每一天,不留遺憾,並指「因為我們可以,你們也一定可以」。
余翠怡:無論多困難、多辛苦,都要堅持。
余翠怡(中)(圖片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香港輪椅劍擊代表余翠怡、吳舒婷及鍾婉萍,出戰女子花劍團體賽,在銅牌戰中以44:45敗予匈牙利飲恨,只得「梗頸四」與獎牌無緣。比賽過程確實緊湊,尾段「五朝元老」余翠怡出場後,一度被對方拉開至40:44,但她仍然保持冷靜,沒有放棄,連追4分追平對手,可惜最後一分被對方得到僅敗。尾段連追4分的余翠怡賽後指,比賽落後與現實遇上困難一樣,就算很害怕、很想放棄,也要堅持,又表示這場比賽是生涯中值得回味的比賽。而同場的吳舒婷接受訪問時亦哽咽指,自己一邊兼職工作,一邊準備今次比賽很辛苦、很疲倦,可能需要短暫休息,但相信之後的路會更好。
聽過不同運動員的訪問,可見即使項目不同、經歷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均遇上了很多困難,亦靠着堅持克服了很多困難,希望所有面對困境的人能如何宛淇所說,因為他們可以,你們也一定可以,可以一往無前地向着所想的進發。
撰文:米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