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馬拉松回來了,經過兩度延期,終於在10月24日再度舉行,各跑手都密鑼緊鼓地備戰。運動向來予人正面,我們請到因跑步而改變自己的跑友,分享一下他們的跑步故事。現年17歲的嘉琛(Qasim)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港人,今次將在人生中首次挑戰10公里賽,這項賽事亦係他人生第一次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
跑步建立自信心
Qasim現正就讀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他坦言從沒有想過自己會跑步,可是他在學校展現出色的跑步才能,並且加入了田徑隊。在一次學界C grade的越野跑步賽中,他在百多位選手中得到第15名,名列前茅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感,加上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他就不斷認真地鍛練。往後每月都參加比賽,最高峰時更會跑上2-3個賽事,在越野跑、800米到1500米都曾得過奬項。
擴闊社交圈
他所在的學校裏,同學都熱衷於板球、籃球或足球等運動,田徑隊不算熱門項目,跑步而又出成績的更屬少數。Qasim一次又一次得奬,感到「在校內越來越出名」。本來的朋友圈只在同班同學範圍,後來漸漸認識其他級別的學生,也得到老師的賞識,擴闊了社交圈子。在外比賽過後,他與同場對手惺惺相惜,交流訓練心得,互相請教和鼓勵,逐漸變成朋友,甚至一同相約練跑,因此也交到不少華人朋友。跑步讓他跨過文化隔膜,促成族群間的交流。
延伸閱讀:《追趕失掉光陰的跑步人—蔡偉途》
希望加入港隊
在疫情之下,Qasim也試過訓練不規範之苦,早前他曾到訪過巴基斯坦,所以有幾個月沒法恆常訓練,在兩個月前才重新投入常規練習。現在他每星期出席田徑隊練習3次,務求爭取渣馬10k和往後的學界比賽有更好表現。Qasim也不太擔心缺乏訓練產生空白期,原來他在課餘有做兼職,以單車送外賣,最高紀錄甚至一天做12個小時,也累積了一定的體能和肌力,所以重啟訓練對他來說並不痛苦。他長遠的目標是進入香港隊,往後日子成為體育老師及跑步教練,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