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開始穩定,本地多項跑步比賽開始復辦,對跑步界的確是一個好消息。在跑者們急不及待要重回賽場之際,筆者希望分享幾個貼士,予一眾近來復操的跑友們,希望既可以協助大家盡快回復狀態,又可以避免受傷。
- 縮短訓練距離
當跑者相隔一段時間再練跑時,肌肉、骨頭、筋腱和韌帶皆需要重新適應,心肺功能亦需要時間回復。若跑者剛復操,便直接跑回停操前的距離,會大大增加受傷的機會。最初復操的時候,建議跑者即使覺得過程很輕鬆,也不要介意距離短。 若跑者想知道怎樣為自己訂立適當的復操距離,有專家提出「10%理論」,詳情可參考以下指引。每星期調整訓練內容時,可以慢慢增加速度和距離,讓身體慢慢適應當中壓力。
停止訓練日數 | 復操距離 |
停止訓綀不足一周 | 毋須減少距離 |
已停止訓綀10日 | 以往距離的70% |
已停止訓綀15至30日 | 以往距離的60% |
已停止訓綀30日至3個月 | 以往距離的50% |
已停止訓綀3個月以上 | 從頭開始訓練 |
- 交叉訓練
每日訓綀的確能強化心血管的健康,亦能提升肌肉的耐力和強度,但對於復操不久的跑者們來說,每日跑步訓綀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在復操的初期,跑者可以還擇交叉訓練,避免每天綀跑,在綀跑日之間加入其他訓綀,包捨瑜伽、游水和重訓等,這可以確保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回復,減低受傷機會,亦增強身體不周同部份的耐度和強度,有肋穩定之後的跑步表現。
- 保持正面
這點雖然看似簡單,但很多人卻輕視了這一點。的確,復操後的狀態很難與頂尖時比較,無論是自身感覺和跑出的時間,均與以往有很大分別,一時感到失落是十分合理的。但是,跑者們毋須長期於處於低落情緒之中,要明白適應期是會過去的,最重要的是保持耐性,訂立一些適合且可行的訓練計劃,詳情可參考以上貼士,切忌過於心急追趕成績,免得因而受傷。筆者亦建議跑友們可以可達到的、短期的目標給自己,逐漸加強自信,以及加增加訓練過程時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