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約64公里 全程約 8 hrs 最高340米 平均75米 最低0米
路線簡介
東涌到狗嶺涌梅窩再回東涌全程 64 公里,要攀爬兩次 340 米的山 口,是本書所介紹最長的一條路 線,路程首先從東涌出發,先參 觀東涌炮台,後經東涌道攀上伯 公凹,此段路非常陡峭,到達嶼 南路右轉沿嶼南路往石壁進發, 過石壁水塘主壩不遠左轉宏貝道 沿引水道經白角到狗嶺涌,到達 狗嶺涌沿路折返。 經 過 石 壁 水 塘 後 轉 入 塘 福 引 水 道,沿引水道經南天門石澗回到 新東涌路,此時需要抬單車回東 涌道左轉嶼南路往貝澳方向,到 達 背 澳 右 轉 十 塱 舊 村 道 往 芝 麻 灣,當到達芝麻灣東岸到達十塱 新村時,便會離開馬路進入山路 小徑,沿海小徑不時需要抬單車 前行,山路約4公里,到達梅窩碼 頭,再由嶼南路西行回東涌道經 伯公凹回東涌。(撤離點可以在梅 窩乘船回中環)
- 東涌-守衛我們領地的軍事重地
滿清政府為了阻止鴉片貿易和打擊海盜,在1832年 建成東涌炮台,炮台城樓上建有六門大炮,全對準東涌 灣,現被逸東邨阻擋著,炮台依山而建四面築有圍牆, 圍牆上可以行走,城牆內有數間建築物,曾作為警署及 學校之用,如今改為一所文物館。離開東涌炮台路過石 門甲後,路會愈來愈陡峭,雖則現在的東涌道已經重新 改建,沒以往舊路般陡斜,但騎起來也非常辛苦,當到 達伯公凹已是東涌道的最高點,同時能飽覽東涌及嶼南 景色,美中不足的是嚴重的空氣污染,總是籠罩著一層 霧霾,就只有南風天的夏季時節,才能看到清新的藍天。 下坡總是快活的,因無需再騎得氣喘如牛,但不要 怪老人家長氣,下坡前要檢查煞車是否正常,同時要控 制速度不可太快,集中精神在眼前的路上,不要太沉醉 在四周的風景。不多久你已經到達嶼南路,右轉入嶼南 路後,就只有起伏丘陵的小坡,這些路面對一般騎車者 也應該可以應付,此段沿海路面風景優美,會經過長沙 這個全港最長沙灘,以及塘福和水口村等,要留心的是 此段路面會有牛隻出沒。
- 狗嶺涌-偏遠角落,人跡罕至
長沙、塘福、水口一帶村落,可以找到糧水補給,也有食店供應餐飲,此處過後要找 補給可能比較困難,此段路牛蹤處處,不時可以看到牛隻聯群結黨地在馬路上行走,成為 了馬路不見馬,卻見牛出沒的景象。爬過了小山坡,便可看到石壁水塘,堤壩之下是石壁 監獄,是囚禁重犯的地方,監獄旁的古代石刻,估計有三千年歷史,可能因年代久遠,被 風雨侵蝕,現在的古石刻已模糊不清了。 石壁水塘主壩同時是貫通大嶼山西部,大澳及寶蓮寺的主要道路,經過了全港儲水量 第三大的水塘後,左轉入宏貝道,前行大約1公里走右邊到引水道,沿引水道往狗嶺涌,沿 路杳無人煙,可以說是香港最偏遠的地方之一,當到達了路盡頭,也是單車徑的終點,如 要到分流炮台和狗嶺涌營地,那單車需要留在單車徑,人只能選擇徒步前往,距離大約2公 里,來回需要一小時。 回程只可走原路到石壁水塘,當到達石壁水塘後可轉走塘福引水道,全條引水道平坦 易走,唯獨是引水道旁並沒有護欄,各讀者要小心行車。引水道位處半山腰,可以居高臨 下看嶼南景色,美中不足的是引水道兩旁樹木生長茂盛,整條引水道只能在山谷河流的橋 樑上,和極少數位於才可以盡覽山下風景。
- 梅窩-慢遊芝麻灣半島,山徑隱沒在草叢中
沿引水道在迂迴的山林中騎行,當到達舊東涌道,此路是以往唯一連接大嶼山南北的唯一行 車道,但因山勢陡峭,路面斜度大,經常發生意外,於是在數年前政府進行了改造工程,興建了 新一段東涌道,比舊的往東移大約2公里,減緩斜度,現在舊東涌道已經封閉,但依然可以行人。 經過了舊東涌道,你會看到山上新東涌道的高架路,再往東行,直至與新東涌道交匯,兩者 間有一行人通道連接,讀者們需要把單車抬上新東涌道,再沿東涌道下行嶼南路左轉往貝澳,貝 澳海灘是一個平靜而美麗的海灘,沿十塱舊村道,經過海灘盡頭的天后廟進入芝麻灣半島,十塱 舊村道貫穿芝麻灣半島,當到達十塱新村時,行車道將終結,代之而起的是窄小山徑,此段沿海 山徑大約4公里,近看芝麻灣平洲,遠眺香港島,小徑遊人稀少比較荒涼,一些路段雜草叢生, 需要背著單車走,但總體不算難走。 當到達梅窩時,跑了一整天相信已經很疲倦,又是人生交叉點時,如讀者們已經筋疲力盡, 可以從梅窩坐船回中環,如果大家還是小虎子精力源源不絕,那可以依從原路線從南山經貝澳回 東涌道,再次爬過伯公凹回東涌,梅窩有很多旅遊點,銀礦灣、銀礦洞、奧運徑等,大可遊完梅 窩景點,再考慮路向。
特色景點
神秘的奧運徑
奧運徑位於大嶼山東部,全長約 5.6公里,由白芒為起點,途經銀礦洞、白銀鄉文武廟等,終點為梅窩,步畢全程約2小時。循奧運徑緩步上行,約45分鐘路程可抵山間小亭,再繼續前行約10分鐘,便是此行最高點(海拔227米)——望渡坳,最後是約半小時的下山路,會經過銀礦洞。
奧運徑入口處有5棵木荷樹代表「奧運五環」,沿途路面嵌有多塊刻上奧運比賽項目圖案的混凝土,包括馬術、乒乓球、賽艇、射擊、鐵人三項、擊劍、游泳、羽毛球、田徑、自行車、帆船共11款。開幕當日,由卸任的行政長官曾蔭權主禮。
三千年石刻
在石壁監獄旁的古代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石壁石刻在1938年被當地村民陳公哲發現。石刻的正確位址於石壁監獄以東,石壁水塘堤壩東端下方,距離海岸約300米,估計該處昔日為海邊。石刻上的圖紋,由同心正方形及圓形的幾何紋組成,類似古代青銅器上的圖案,因此考古學家估計石刻大約是3,0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刻鑿。而由於年代實在太過久遠,現時的石刻花紋經已十分淺淡,只能隱約看到。
節錄自:《香港踩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