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跑季開鑼的時間,各大運動品牌開始蠢蠢欲動爭奪跑手,是為了吸引人上他們的馬拉松訓練班好,是要提升品牌於跑手中的認知又好,各出其謀,令人眼花繚亂。但筆者近月醉心練習毅行,每逢星期六、日,麥理浩徑是我家,行足廿幾個小時,真是行到哭了出來。更由於毅行,每星期不能放肆跑以往每月的哩數,以防未操山,肌肉就已經因為過份練跑而積聚疲勞乳酸……愛跑,但又要強制自己去操山,不是不掙扎、不心痛的。
碰巧一位教授朋友介紹用呼吸肌肉訓練器,有云此訓練器鍛鍊肺部呼吸肌肉,逐步增強呼吸耐力以及容量,延遲肌肉疲勞和乳酸的積聚,令運動表現更上一層樓。我作為被研究的對象,試練了十多天,呼吸是比前更深了,但是否令表現改善,還需練上一至兩個月。跑友問我,你不是一向不介意跑步的成績嗎?為甚麼還要試?我也發呆地問自己,是的,是為甚麼呢?
或許作為一個熱誠的跑者,甚或作為一個人而言,也想自己不斷進步,而非停滯不前。另外,我也嘗試去上不同跑步教練的課,增長知識,更新自己對跑步的了解和眼光。如果愛,我們就不怕辛苦。如果不夠愛,我們就不會每個星期六、日相約早上8時開始熱身和起跑,跑足4小時或操山20小時等,對於非跑者而言,我們的行為甚是匪夷所思!
非跑友問我:「為何要這樣?」我看進他眼裡去,說:「不如你綁好鞋帶,跑個30分鐘,你就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