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指出恆常的集體走路可以減低中風、心臟病以及抑鬱症機會。
由Sarah Hanson和Prof. Andy Jones 為首的研究團隊發現,臨床醫生、健康專家和當局應建議於地方設立「步行組」,以鼓勵公眾做運動。
散步對健康的好處是有據可查的。在2014年9月,醫療今日新聞網報導,一項研究表明每小時5分鐘的散步可以逆轉因長時間坐下所引致的動脈損傷,而最近的研究亦指出,只需每天快步走20分鐘,便可減低早逝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著手研究「步行組」帶來的健康益處。 「雖然走路群體越來越受歡迎,我們仍未知道會否帶來更多好處,除了增加運動量外」。
研究人員分析了四十二項研究,共涉及近二千名來自超過十四個國家參與者的數據,其中一些人有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臟疾病、纖維肌痛(慢性廣泛性疼痛)或柏金遜症。
一些參與者加入「步行組」,該組持續進行一小時以內、在郊外環境的短距離散步,研究人員定期評估「步行組」於健康的效果。
結果顯示,「步行組」的參與者血壓、體脂肪、身體質量指數(BMI)、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和總膽固醇等顯著降低,亦即減低中風或心臟病的機會。
步行者的肺機能及整體健康質素亦提升,同時心情低落的程度亦減少。
研究團隊亦留意到大約75%的參與者會繼續參加「步行組」行走,表示人們更容易堅持這種形式的運動。
資料來源:medicalnewstoday